首页
搜索 搜索
资讯

海上风力发电有哪些困难和成果?国网上海经研院在碳博会上进行了全方位展示

2023-06-13 20:10:57 新民晚报

6月11日,由国网上海经研院主持设计并制作的海上风电展台亮相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该展台以VR互动、实物沙盘展示和3D视频讲解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国网上海经研院在海上风电“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会现场,海上风电展台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参观者。VR互动体验舱让参展嘉宾身临其境地对海上风电技术进行体验与了解。体验舱分为六大模块,其中,“能量粒子”“飞机”和“海豚”三个模块分别从电能粒子、空中和海底巡视角度,帮助观展嘉宾了解风能转化为电能并输送至千家万户的过程。“攀爬安全”“机舱漫游”及“隧道漫游”三个模块,以互动游戏的方式让观展嘉宾了解海上风电开发的价值、体验风电并网及输送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重重困难。实物沙盘直观地展现了上海电网的网架结构和主要电源分布情况,并通过风车模型呈现单桩、高桩承台、半潜漂浮式、张力腿漂浮式四种主要的风机形态。3D视频生动地介绍了海上风电研发与建设的关键技术。

国网上海经研院“上海工匠”、海上风电专家、碳博会展台讲解员黄阮明激动地说:“这套装置凝聚了海上风电开发与并网消纳方面中的先进经验,通过交互的方式展现了我们海上风电的最先进技术和电力人为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


【资料图】

据了解,2010年,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建成并投产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以此为开端,海上风电从探索期、培育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近年来,国网上海经研院持续开展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攻关、牵头研究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规划,在海上风电风机基础设计、集约化并网规划、故障风险预警和源网协同优化运行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有效提升了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能力,为“双碳”战略落地作出积极贡献。

在风机基础设计方面,国网上海经研院针对复杂的海床地质条件,创新设计出一系列大兆瓦海上风机基础,确保风机安全运行,同时将基础最大支撑单台风机容量从4兆瓦逐步提升至18兆瓦,使其更加强大高效;在集约化并网规划方面,国网上海经研院提出了“近远结合、海陆协同”的集约化并网规划技术,并在海上风电并网中应用。

在上海南部,通过高压海缆的输送,临港新片区电网从海上获得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在上海北部,海上风电汇集后,通过柔直输电进入G40长兴岛隧道,实现交通-能源大动脉的完美同行。

在故障风险预警方面,国网上海经研院建立了“空-天-海-陆”多位一体的气象水文预测系统以及“机-场-群-网”一体化安全状态感知与风险预警系统,实现海上风电并网运行的全景监控;在源网协同优化运行方面,国网上海经研院通过研发海上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技术,提高了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的电力系统运行优化能力,确保海上风力发电的平稳并网、全额消纳。研发的海上风电运维一体化平台,可实现主动运维、精准管控,将年发电量提升3%以上。

展会现场,国网上海经研院与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进行了项目签约。本次签约旨在共同解决输变电工程建设期间众多环节的碳排放控制难题,建立一套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绿色建造体系。

国网上海经研院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虚拟电厂、深远海风电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坚,深化D-Grid成果应用转化,培育一批引领性、战略性创新成果,助力推进“一体四翼”在沪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一流经研机构。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