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资讯】不仅11号楼,被谣传的哈工程建筑确实有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一条有关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的通知截图在网上流传。“通知”称哈工程11号楼地下有超电磁炮和放射性元素,哈工程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辟谣信息。超电磁炮子虚乌有,但哈工程浓厚的军工背景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好奇。
哈工程前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1953年,陈赓院长亲手铲了第一锹土,揭开了哈军工校园基建的序幕。哈军工创建之初,为了满足各军兵种的需要,按军兵种设置了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共5个工程系,每个系拥有一座独立的教学大楼。哈军工时期的5栋大楼11号楼、21号楼、31号楼、41号楼和51号楼各自对应一个工程系。
教学楼外部为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特色,雕梁画栋,青檐碧瓦,内部采用苏联的西式吊顶及浮雕装饰,建筑整体中西结合,颇具特色。“长期打算,坚固耐用,正规要求,经济适用”是学校打造教学楼的基本方针,如今,哈军工的几栋大楼依然巍峨耸立,坚固如磐,冬暖夏凉。
备受关注的11号楼,其楼角飞檐上是一排飞机雕塑,是原空军工程系所在教学楼,其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是学生们上课自习的主要教学楼之一。11号楼被学生称为间谍也绕不出去的建筑,谜一样的教室编码,使其成了校园里最像迷宫的建筑。
新生上课之前首先要学习教室编码,否则很难找到教室,因为普通人难以想象,11号楼131大教室不在一楼而在三楼,142教室的旁边不是141和143,0124和124是两个不同的教室……这是哈工程特有的保密手段,如大教室每层四个,顺时针分布在四个角上,编号为1n*,n表示楼层数,“133大教室”表示3楼第三个大教室。为了让学生们顺利找到上课教室,学校特别开发了11号楼导航系统,广受师生好评。
记录着钱学森与陈赓的“世纪问答”的21号楼、诞生了多个共和国第一的31号楼……每一栋建筑都饱含着其专属的军工历史,被誉为“不穿军装的军校”的哈工程,不仅将70年前的建筑完好保护修缮,其“严格、严谨、严密”的教风,上下课嘹亮的军号声,极高标准的新生军训均延续至今,哈军工历史和传统始终激励着一代代哈军工传人矢志创新,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