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番茄住进“五星级”温室 ,10多个工人年产500吨番茄
交汇点讯 普通的农业种植,往往要靠天吃饭,而在溧阳市上兴镇的一座“五星级”温室内,一排排3米多高的番茄植株在精心呵护下,实现了全年、全天候生产,调整光照、浇水施肥、修剪叶片等操作,都能通过系统指令进行操控。仅靠十余名工人,这里每天都能产出数吨小番茄销往高端市场。
这是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溧投资打造的智慧农业温室项目。该温室占地面积为55亩,主体为一栋占地2.6万平方米的芬洛式玻璃连栋温室,有主种植区、展示区、育苗区、水肥区和服务区五个板块,目前主要种植8634和Saopolo两个品种的串收小番茄。
徜徉在芬洛式玻璃连栋温室,如同走进了“番茄森林”,一串串红绿相间的小番茄挂满枝头,颗颗饱满圆润、让人垂涎欲滴。三四名工人正操控着轨道作业车穿梭其间,作业车平台自动升降,方便工人进行绕蔓、落蔓、修花、剪叶等工序操作。
(相关资料图)
这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生产模式和全程数字化管理。番茄秧根植于长方条状的椰糠“土壤”中,顺着绕蔓绳固定向上生长。温室内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管线和传感器,它们精准控制着番茄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及植株生长所需的水肥滴灌。
“棚内每一株番茄的成长状态都能被系统实时监测。比如,当室外气温比较高的时候,大棚内高压喷雾就会自动启动,增加湿度,降低温度,让番茄的生长环境更舒适。”智慧农业温室项目种植主管王福坤来到中控室,在电脑上打开了环控系统。环控系统犹如人体大脑,远程指挥各系统运转,温室种植条件全部由计算机监测和自动调节,通过增强光照、调温、调肥,确保种植作物的量产最大化。
在智能化温室建造技术、环境控制系统、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悬挂种植系统、标准化无土栽培技术、劳动力管理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集成应用下,这里的番茄一年的生长期长达10个月,实现了同等占地面积下超出传统生产方式3倍以上的产量,年产量500吨,最大程度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温室里还有着特殊的“外籍员工”——比利时进口熊峰。熊蜂个头比普通蜜蜂大不少,通体黑色,温室内的6万株小番茄的授粉全靠它们。“一箱熊蜂近80头,授粉面积可以达到1000-1500平方米。”王福坤介绍,不同于普通蜂授粉,熊蜂在授粉时“不挑食”,无论是什么样的花蕊都一视同仁,经它授粉后的番茄串型整齐,果实饱满,能降低畸形果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数字技术与农业的加速融合,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演进。”90后青年王福坤表示,未来的新农村一定会有更多新技术、新科技和传统生产相结合。作为一个年轻团队,他们期待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职业农民”的行列,掌握更熟练的生产技术,懂得经营,懂得管理,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通讯员 邹迪 马嘉琳
编辑: 张宇熠